若春末秋前,即脉证允合,当用麻、桂、青龙等汤者,亦必轻而减之,随证消息,适可即止,慎不可过,过则反致变逆。又云: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。
由此可知滞下脉大身热者,必死也。程应旄曰:阳明以下行为顺,逆则上行,故中寒则有头痛证,中风则有头眩证。
欲吐,经中之邪不退也。以脉沉辨之,沉属阴寒重着所致,里阴有余,表阳不足,故以附子汤主之。
下多者,湿胜也,还用术燥湿也。程应旄曰:少阴病下利,阳微可知,乃其脉微而且涩,则不但阳微而阴且竭矣。
涩者,阴血不足,无以润送。藏厥者,宜吴茱萸汤。
论中脉浮细,太阳少阳脉也;脉弦细,少阳脉也;脉沉细,少阴脉也。前条表证居多,戒不可误下;此条表里混淆,脉证错杂,不但不可误下,亦不可误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