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斋先生枉视之,则曰∶“此胃虚不能纳,脾湿不能运,病在戊巳,深且久,兼木气所乘脱,服攻治之药,则殆矣。若兼吐泻少食,脾胃虚寒也,用六君、炮木香。
朝用补中益气汤,夕用羌活冲和汤治太阳无汗,发热头痛恶寒,春强,脉浮紧。经云∶虚则补其母。
后患吐泻不已,先用胃苓一小儿寒热呕吐,或泻青色,余谓脾虚肝木所乘也,用六君、柴胡、升麻治之而愈。每服一丸,荆芥薄荷汤下,先研半丸,吹入鼻中。
清胃散治胃火牙痛,或连头面。肾气怯则脑髓虚,而囟不合,此由父母精血不足,宜用地黄丸补之。
用四神、地黄二丸及补中益气汤,月余而愈。若阴已耗而复竭之,则大小便牵痛,愈痛则愈便,愈便则愈痛,正谓此也。
阳邪于心,则来去不定。龙胆泻肝汤治肝经湿热,两拘肿痛,或腹中作痛,或小便涩滞等症。